醫療耗材的收費和管理難題,該怎么解決?
發表時間:(2020-06-24 14:02:19) 點擊量:20
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推進,對醫療耗材管理的規范做出了不少的調整。但因為這些醫療政策的改革,再結合患者日益增長的醫療護理實際需要,也導致了醫院護理工作的難度。因為醫患關系問題的根本就在于醫療費用的虛高,所以在逐漸開始控制醫療費用。最后控費的重擔,落到了臨床醫生、護士的頭上。那么,臨床實際工作中,耗材使用真實的情況是怎么樣的?控費對臨床護理工作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下面為樂小編就一起跟大家探討下。
一、穿刺不順,留置針費用怎么算?
相信在醫院打過吊針的人都知道留置針的存在,留置針的使用能減少患者因反復靜脈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對打針的恐懼感,減輕患者的焦躁情緒,便于臨床用藥,急、危重患者的搶救用藥,減輕護士的工作量,也能減少患者疼痛,因而靜脈留置針在臨床廣泛應用。
但在臨床的時候會發生一些問題,比如因為護士技術原因,或者患者靜脈不明顯不好扎針,從而影響穿刺的成功率,導致穿刺多次,甚至最后浪費了一個留置針。所以對于這種情況,很多科室都有規定要做好穿刺前溝通。但如果真遇到一些無法理解和接受的患者,大部分科室就“自認倒霉”,選擇賠一個留置針,從而化解患者的怨氣。但因為醫改政策推進,醫院內部和科室對耗材施行緊縮管理,醫療耗材在扣費的同時會扣除科室的庫存,出現了穿刺不順的情況,就會出現賬物不符的情況。
二、無法收費的醫療耗材,怎么辦?
在實際臨床中,有很多醫療耗材是禁止收費或者沒有相對應的收費項目的。比如:避光注射器、吸氧管、一次性墊單、電極片、吸引器連接管等,但往往這些材料又是臨床治療中不可缺的。打個比方:一個病人吸氧 ,吸氧費按小時收費,吸氧管和蒸餾水是包含在內的,而且濕化瓶、吸氧管要求每24小時更換、消毒,但在臨床中只吸1~2個小時氧氣的病人比比皆是。這意味著,收的氧氣費連支出的材料費都不夠,更別提護士觀察、巡視及宣教所付出的人力成本了。還有本來臨床上可借助一些新型耗材減輕護士工作量,促進患者治療的精確和快捷,隨著耗材的緊縮管理,耗材標準又被重新打回到十余年前的水平,比如臨床中使用的避光注射器,因為不能收費,有的病房只好改成了以黑色塑料布纏繞注射器實現避光等情況不一而足。
遇到這些實際臨床問題,很多時候會考驗醫護人員的專業以及心理素質。現實生活中,因為血管問題,導致穿刺不順的情況屢見不鮮,穿刺技術再高的護士也有失手的時候,因為很多時候穿刺是否成功,不僅僅和穿刺者的技術高低相關,還和患者血管條件以及配合度、穿刺者的心理以及自信心等密不可分。所以并不能簡單從一次沒有穿刺成功,其他護士一次成功了,就證明后者的穿刺技術要比前者高。
有些患者血管條件不好,可能需要全科人員輪流上,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是個問題。還有因為患者原因,輸液過程中出現“鼓針”也需要重新穿刺,這能再收費嗎?如果再遇上不同意按實際使用留置針數量收費的,那這個單該誰來買?賬物不符的問題誰來解決?
像以上的種種問題,在一線的臨床工作中,相信很多醫護人員都有遇到過。在這種時候就需要因地制宜,來分別制定適宜科室和醫院的規定來化解了。不管是醫療耗材的收費還是管理向來都是醫護人員的“心病”,往往盡心盡力管了還吃力不討好,這時候就需要借助專業的耗材管理系統的幫助,為樂專注實驗室管理軟件多年,致力于實驗室管理的應用和實施,想了解更多關于試劑耗材管理資訊歡迎留言討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