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耗材低價化,給國產器械帶來新機遇!
發表時間:(2020-06-29 11:04:01) 點擊量:13
近些年來,偶有迸發出醫患關系矛盾的新聞,其它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醫療服務價格貴,對患者家庭來說是筆很大的開支,甚至有些家庭因為一場大病而傾家蕩產。鑒于此,國家不斷制定和改革醫療服務體系,讓老百姓能真正看得起病,能更好的改善醫患關系。而醫改政策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降低耗材價格,因為耗材價格也是影響醫療服務費用很重要的一環。下面為樂小編來跟大家簡單說下。
一、從上到下降低耗材價格
據相關消息,今年四月起,至少有五個省份已經開始進行帶量采購,在此行動來削減耗材成本。并且以“降低高值醫用耗材采購價格及企業交易成本”為目標,首先指向占用收費額度高的、日常最常用的,外科比如骨科植入、吻合器和血管介入等產品,內科有血液透析器、球囊擴張導管類。
大部分省市鐵腕政策采用了僅一輪議價的手段,一次談判不過,直接出局,意味著未來產品在這個城市完全不能銷售。另外,如果在其它省份給出的價格更低,則遵照其它省份的情況。帶量采購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公開透明,簡化了流通環節,器械價格中不應有的利潤水分被擠出,對于減輕醫保支出和普及全民基礎醫療都會有大力的推動作用。
二、國內外耗材低價戰
因為價格在耗材采購方面占了主導因素,打擊了很多高研發成本、運營成本、貨物運輸成本、高售后團隊費用的進口器械產品。因為許多進口的高質量器械降無可降,如進口超聲刀,在中國的成本每把2000元左右,企業維系自己的管理等費用空間,包括經銷商的空間,原本一把到達醫院的價格是5000左右。
如果按照降40%的帶量采購價格來說,把終端價格砍到3000一把,這樣對于進口耗材就基本無利潤可言了。這就給國產器械帶來了機會,雖然國產器械質量會差點,但價格優勢明顯。而且近些年來,國產科研技術提升,有很多資本與一些科學院合作,通過“解剖”進口器械來破解技術密碼,極大程度上縮短了研發時間。在質量上,國產器械的性能基本達到80%甚至以上。
三、進口耗材市場一路下滑
對于國產器械的價格優勢,進口醫療器械只能從學術推廣,核心科技點,售后服務、申請專利保護等方面來維護市場份額。但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雖然在一線城市,價格不是病人考慮的第一要素,病人甚至愿意自費來使用進口器械;可大部分二三線城市,還在解決能否做得起手術、做上手術的問題。所以,會優先考慮價格實惠性能也差不太多的國產器械。
比如某知名進口超聲刀,30年前進入中國市場時,可謂是100%市場份額,引領了一個時代,也培養了中國第一批外科醫生使用超聲刀的能力。后面國內技術上來后,一下把機會給了國產的低價格超聲刀。雖然這家進口械企目前還是市場第一份額,但銷量卻大不如前,目前也開始生產低價格產品來應對低價市場。
所以,只要國產繼續加快技術研發和保持價格優勢,不遠的將來,國產醫療器械都會逐一替代進口器械。醫療器械的價格決定了它的銷量,但對它的管理也不能疏忽,不然也會是一筆很大的資金浪費。傳統以人工管理為主,耗時耗力還不討好,建議可以借助專業的耗材管理系統。為樂信息科技專注實驗室管理軟件多年,致力于實現實驗室管理的應用和實施,想了解更多試劑耗材管理資訊歡迎留言討論,謝謝!